tpm工作中的不足与改善对策 企业中如何推行TPM管理?

[更新]
·
·
分类:贸易
4696 阅读

tpm工作中的不足与改善对策

企业中如何推行TPM管理?

企业中如何推行TPM管理?

企业要推行TPM要抓住企业存在的两大基础:“人”“物”,要让企业管理在逐步的合理化规范化,让全体员工养成一种自主管理、发现问题立即改善的习惯,有了好的基础,企业才能向更高层次去发展会更容易。
如何推行呢从几个方面:
第一、成立TPM推进小组,制定好各部门的目标。
第二、小组成立后各小组根据目标去制定一个提升的基准点。
第三、基准点找到后就开展计划,举行启动誓师会。
第四、根据计划执行计划,提升设备效率。
第五、建立操作者得自主自动维修程序。
第六、维修部门的日程化维修。
第七、持续改进维修与操作技巧的培训。
第八、发展设备前期管理,将问题在设计是发现解决。
第九、全面推进TPM,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简单的说下步骤,每个步骤要根据计划制定的去执行。
一切管理在于执行。

品质QCC与TPM是什么意思?

QC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 Circles的缩写,汉译过来名为“品管圈”。品管圈又名质量控制圈、品管圈、质量小组、QC小组等。 品质圈概念源自于美国,在日本发扬光大。在过去的36年中,品质圈概念被引入了多达100多个国家。其特点是由基层员工组成的小组,通过适当的训练及引导,使小组能通过定期的会议,去发掘、分析及解决日常工作有关的问题。
品质圈是一种工作小组,其中,在第一线工作场所工作的人们,持续提高并维护产品、服务、工作的质量。
该小组推动这种行为的方式是自主管理,利用质量控制概念和技术或其他技术,展示创造力,形成自我发展和相互发展。
该活动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能力,实现品质圈成员的自我实现,使工作场所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加客户满意程度,做出社会贡献。
为了使品质圈活动成功,领导和经理亲自为发展企业,组成、实施公司范围的TQM或类似的活动贡献力量。
本着对人性的尊重,他们提供活动的环境,并持续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旨在人人参与,并将活动定位为对人力资源发展和工作场所利用非常重要。
最早是美国的一个博士于1950年提出的SQC(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理论,即用统计的手法进行品质管理,最初也有许多企业把它作为提高品质管理水平的方法应用。
但是这种手法只有搞QC的专业人员才能应用,对现场生产的作业人员难以理解掌握。
后来,东京大学的石川馨( いしかわかおる)教授,把SQC的理念与日本的风俗、文化相结合,于1962年在日本的季刊志上发表了《现场与QC》的文章,系统地介绍了QC的理论和应用。
之后,在日本不断得到普及与推广。
特别是从70年代开始,在日本的钢铁、电机、汽车、化学等基础工业部门,被广泛引入。
后来,又在金融、服务性行业等非制造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TPM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TPM是一种维修程序。它与TQM(全员质量管理)有以下几点相似之处:
(1)要求将包括高级管理层在内的公司全体人员纳入TPM;
(2)要求必须授权公司员工可以自主进行校正作业;
(3)要求有一个较长的作业期限,这是因为TPM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贯彻TPM需要约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且使公司员工从思想上转变也需要时间。
TPM将维修变成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停机时间也成了工作日计划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而维修也不再是一项没有效益的作业。
在某些情况下可将维修视为整个制造过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在流水线出现故障后进行,其目的是将应急的和计划外的维修最小化。 TPM的定义: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建立贯穿于设备生命周期,即从设备使用部门到设备设计、制造、计划、保养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作业者全员参与,并经团队活动推动设备维护的体制。
它通过以设备为导向的经营管理,将现有设备实现最高极限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