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劫蚀之隙1-3章隐藏物品 电火花加工常用名词都有哪些简单介绍?

[更新]
·
·
分类:贸易
3372 阅读

天地劫蚀之隙1-3章隐藏物品

电火花加工常用名词都有哪些简单介绍?

电火花加工常用名词都有哪些简单介绍?

电火花加工常用名词:
1、放电间隙:放电间隙指加工时工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的一层距离间隙。在加工过程中,则称为加工间隙S,它的大小一般在0.01-0.5mm之间,粗加工时间隙较大,精加工时则较小。
加工间隙又可分为端面间隙SF和侧面间隙SL。
2、脉冲宽度ti(μs):脉冲宽度简称脉宽,它是加到工具和工件上放电间隙两端的电压脉冲的持续时间为了防止电弧烧伤,电火花加工只能用断断续续的脉冲电压波。
粗加工可用较大的脉宽tigt100μs,精加工时只能用较少的脉宽tilt50μs。
3、脉冲间隔to(μs):脉冲间隔简称脉间或间隔,也称脉冲停歇时间。
它是两个电压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过短,放电间隙来不及消电离和恢复绝缘,容易产生电弧放电,烧伤工具和工件;脉间选得过长,将降低加工生产率。
加工面积、加工深度较大时,脉间也应稍大。
4、开路电压或峰值电压:开路电压是间隙开路时电极间的zui高电压,等于电源的直流电压。
峰值电压高时,放电间隙大,生产率高,但成型复制精度稍差。
5、火花维持电压:火花维持电压是每次火花击穿后,在放电间隙上火花放电时的维持电压,一般在25V左右,但它实际是一个高频振荡的电压。
电弧的维持电压比火花的维持电压低5V左右,高频振荡频率很低,一般示波器上观察不到高频成分,观察到的是一水平亮线。
过渡电弧的维持电压则介于火花和电弧之间。
6、加工电压或间隙平均电压U(V) 加工电压或间隙平均电压是指加工时电压表上指示的放电间隙两端的平均电压,它是多个开路电压、火花放电维持电压、短路和脉冲间隔等零电压的平均值。
在正常加工时,加工电压在30-50V,它与占空比、预置进给量等有关。
占空比大、欠进给、欠跟踪、间隙偏开路,则加工电压偏大;占空比小、过跟踪或预置进给量小(间隙偏短路),加工电压即偏小。 7、加工电流I(A) 加工电流是加工时电流表上指示的流过放电间隙的平均电流。
精加工时小,粗加工时大;间隙偏开路时小,间隙合理或偏短路时则大。
8、短路电流IS(A) 短路电流是放电间隙短路时(或人为短路时)电流表上指示的平均电流(因为短路时还有停歇时间内无电流)。
它比正常加工时的平均电流要大20-40%。
9、峰值电流IS(A) 峰值电流是间隙火花放电时脉冲电流的zui大值(瞬时),日本、英国、美国常用IS表示,虽然峰值电流不易直接测量,但它是实际影响生产率、表面粗糙度等指标的重要参数。
在设计制造脉冲电源时,每一功率放大管串联限流电阻后的峰值电流是预先选择计算好的。为了安全,每个50W的大功率晶体管选定的峰值电流约为2-3A,电源说明书中也有说明,可以按此选定粗、中、精加工时的峰值电流(实际上是选定用几个功率管进行加工)。 10、放电状态 细孔放电机状态指电火花加工时放电间隙内每一脉冲放电时的基本状态。一般分为五种放电状态和脉冲类型:
第一、开路(空载脉冲) 放电间隙没有击穿,间隙上有大于50V的电压,但间隙内没有电流流过,为空载状态(tdti)。
第二、火花放电(工作脉冲,或称有效脉冲) 间隙内绝缘性能良好,工作液介质击穿后能有效地抛出、蚀除金属。
波形特点是:电压上有td,te和Ie波形上有高频振荡的小锯齿波形。
第三、短路(短路脉冲) 放电间隙直接短路相接,这是由于伺服进给系统瞬时进给过多或放电间隙中有电蚀产物搭接所致。
间隙短路时电流较大,但间隙两端的电压很小,没有蚀除加工作用。
第四、电弧放电(稳定电弧放电) 由于排屑不良,放电点集中在某一局部而不分散,局部热量积累,温度升高,恶性循环,此时火花放电就成为电弧放电,由于放电点固定在某一点或某局部,因此称为稳定电弧,常使电极表面结炭、烧伤。波形特点是td和高频振荡的小锯齿波基本消失。 第五、过渡电弧放电(不稳定电弧放电,或称不稳定火花放电) 过渡电弧放电是正常火花放电与稳定电弧放电的过渡状态,是稳定电弧放电的前兆。波形特点是击穿延时td很小或接近于零,仅成为一尖刺,电压电流波上的高频分量变低成为稀疏和锯齿形。早期检测出过渡电弧放电,对防止电弧烧伤有很大意义。 以上各种放电状态在实际加工中是交替、概率性地出现的(与加工规准和进给量、冲油、间隙污染等有关),甚至在一次单脉冲放电过程中,也可能交替出现两种以上的放电状态。 11、加工速度vw或VW(mm3/min),vm或Vm(g/min) 加工速度是单位时间(min)内从工件上蚀除加工下来的金属体积(mm3),以质量(g)计算时用vm或Vm表示,也称加工生产率。大功率电源粗加工时vWgt500mm3/min,但电火花精加工时,通常vwlt20mm3/min。 12、相对损耗或损耗比(损耗率)θ(%) 相对损耗或损耗比是工具电极损耗速度和工件加工速度之比值,并以此来综合合衡量工具电极的耐损耗程度和加工性能。 13、面积效应:面积效应指电火花加工时,随加工面积大小变化而加工速度、电极损耗比和加工稳定性等指标随之变化的现象。一般加工面积过大或过小时,工艺指标通常降低,这是由“电电流密度”过小或过大引起的。 14、深度效应:随着加工深度增加而加工速度和稳定性降低的现象称深度效应。主要是电蚀产物积聚、排屑不良所引起的。

四轮车压力轴承总坏是什么原因?

(1)、轴承烧熔 轴颈和轴承摩擦副之间有微小的凸起金属面直接接触,形成局部高温,在润滑不足、冷却不良的情况下,使轴承合金发黑或局部烧熔。此故障常为轴颈与轴承配合过紧所致;润滑油压力不足也容易使轴承烧毁。
(2)、轴承走外圆 轴承走外圆就是轴承在座孔内有相对转动。轴承走外圆后,不仅影响轴承的散热,容易使轴承内表面合金烧蚀,而且还会使轴承背面损伤,严重时烧毁轴承。其主要原因是,轴承过短、凸榫损伤、加工或者安装不符合规范等。
(3)、轴承合金腐蚀 轴承合金腐蚀一般是因为润滑油不纯,润滑油中所含的化学杂质(酸性氧化物等)使轴承合金氧化而生成酸性物质,引起轴承合金部分脱落,形成无规则的微小裂孔或小凹坑。轴承合金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油选用不当、轴承材料耐腐蚀性差,或者发动机工作粗暴、温度过高等。
(4)、机械损伤 滑动轴承机械损伤是指轴瓦的合金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沟痕,严重时在接触表面发生金属剥离以及出现大面积的杂乱划伤;一般情况下,接触面损伤与烧蚀现象同时存在。造成轴承机械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轴承表面难以形成油膜或油膜被严重破坏。
(5)、疲劳点蚀 轴承疲劳点蚀是指,由于发动机超负荷工作,使得轴承工作过热及轴承间隙过大,造成轴承中部疲劳损伤、疲劳点蚀或者疲劳脱落。这种损伤大多是因为超载、轴承间隙过大,或者润滑油不清洁、内中混有异物所致。因此,使用时应该注意避免轴承超载工作不要以过低或过高的转速运转;怠速时要将发动机调整到稳定状态;确保正常的轴承间隙,防止发动机转速过高或过低;检查、调整冷却系统的工作情况,确保发动机的工作温度适宜。
(6)、轴承穴蚀 滑动轴承在气缸压力冲击载荷的反复作用下,表面层发生塑性变形和冷作硬化,局部丧失变形能力,逐步形成条纹并不断扩展,然后随着磨屑的脱落,在受载表面层形成凹穴。一般轴瓦发生穴蚀时,是先出现凹坑,然后这种凹坑逐步扩大并引起合金层界面的开裂,裂纹沿着界面的平行方向扩展,直到剥落为止。
滑动轴承穴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槽和油孔等结构要素的横断面突然改变引起油流强烈紊乱,在油流紊乱的真空区形成气泡,随后由于压力升高,气泡溃灭而产生穴蚀。穴蚀一般发生在轴承的高载区,如曲轴主轴承的下轴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