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公分清代无量寿佛铜像价格 炳灵寺 哪里购票?

[更新]
·
·
分类:城市
4952 阅读

炳灵寺

炳灵寺 哪里购票?

哪里购票?

黄河三峡游客服务中心。
炳灵寺分为上寺、下寺、洞沟三部分。现有212窟龛、雕像694、壁画龙点睛1500平方米,最大特征是以石雕为主,中国占重要地位。
石窟分别为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
现存窟龛183个,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169窟开凿于一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
炳灵寺石窟雕像776躯,其中石像694躯,泥塑82躯,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
石窟悬崖上有石刻大佛像一尊;悬崖旁边矗立着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峰险石奇。乘坐游艇可以直接到达石窟码头。历史变迁,炳灵寺屡遭战火破坏,栈道毁坏。
寺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在最早的西秦169窟中,塑造有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北壁正中的大力佛。坐落在仰莲台座上的为无量寿佛,北壁正中大力佛,高7.5米。
北魏造像最有特色的是25龛的石雕释迦多宝像,面带微笑,举手叙谈,庄重而潇洒,再现南朝崇尚清谈玄学的风采。炳灵寺石窟以下寺最为壮观,西秦建都临夏期间,国王御驾亲临石窟,挥毫题词,真迹尚存于岩壁之上。

故宫里有多少佛堂?

故宫,是一座明清两朝的皇宫。佛教在明清两个朝代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清朝的时候,皇家引入藏传佛教,在皇宫里更是留下了诸多的遗迹。现在还存在在故宫里的佛教遗迹主要还有以下几处;
一、吉云楼
吉云楼位于慈宁宫花园内咸若馆西侧,坐西面东,面阔7间,东与宝相楼相对。楼上下室内正中均供有大尊佛像。佛像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底座及多层台阶的金字塔式供台,供台顶部是一道长墙式的千佛龛。供台上层层摆放五彩描金擦擦佛母像。这种专供擦擦佛的宽敞殿堂可能是内地藏传佛殿中仅存者,西藏亦未见有实例,故为极其珍贵的佛教遗迹。
二、宝华殿
位于雨花阁后昭福门内,是清宫中正殿佛堂区中释迦牟尼佛的一处佛堂,今殿内明间尚悬咸丰皇帝御笔「敬佛」匾额。
三、宝相楼
宝相楼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明代原为咸若馆东配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为楼式建筑,是园中主体建筑咸若馆的东配楼,清代时为皇太后、太妃们的礼佛之所。
四、大佛堂
大佛堂,即慈宁宫后殿,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可能因其是清宫众多佛堂中体量最大者,俗称为“大佛堂”。
五、佛日楼
佛日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吉云楼而建,供奉藏传佛教五大密教主尊(密集金刚、上乐金刚、大威德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五方佛和释迦牟尼佛。二层供奉三世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弥勒佛)、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北、东、西三壁设长供案,上供无量寿佛小铜像378尊。
六、梵华楼
梵华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位于宁寿宫区最北端,倚宁寿宫北宫墙而立,南与景福宫相隔仅数米,坐北朝南,7开间,二层楼,黄色琉璃瓦卷棚歇山顶。梵华楼按照藏传佛教显宗、密宗四部供设佛像、唐卡、供器,将显、密两宗集于一体,体现出格鲁派显密双修的修持特色。楼中所供佛像全面系统地塑造出藏传佛教中诸佛菩萨及护法的各种形象,是研究藏传佛教造像的珍贵材料。梵华楼的建筑、陈设形式是清宫廷佛堂的一种重要模式,清宫档案中称之为“六品佛楼”。
七、英华殿
英华殿是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宫殿建筑。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1567年)更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
八、梵宗楼
梵宗楼位于紫禁城内廷,中正殿佛堂区,雨花阁西北,是一座倚墙而建的三开间卷棚歇山顶二层小楼,建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是中正殿一区佛堂建筑最晚者。
九、雨花阁
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采纳蒙古三世章嘉国师胡土克图的建议,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雨花阁,于其中供奉西天梵像,雨花阁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
十、慈荫楼
慈荫楼是清宫内的藏经楼,建于清乾隆三十年,位于慈宁花园北端、咸若馆后。正中是佛龛,供奉等金铜佛多尊。龛前有长供案,陈设佛塔、供器。